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资讯
学术资讯

论雕塑与环境的关系

2017-02-20

论雕塑与环境的关系

    雕塑艺术因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三维立体的空间结构,及其在思想情感和人文气息方面特殊的表达方式,使得它在装点家居,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雕塑与环境的结合是雕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城市雕塑、景观雕塑等一系列放置于室外的雕塑艺术品,与环境的结合则显得尤为重要。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拥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雕塑也不例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雕塑作品必须与周围环境求得相应的和谐。雕塑被称为“立体的诗歌”,它与环境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放置雕塑的场地周围有相应的景观、建筑,同时还有特殊的历史文化风俗及特定的自然条件,这一切都构成了环境因素,因此,决定雕塑放置的场地、位置,雕塑的尺度、体量、色彩、形态、材质时,都必须从整体出发,研究各方面的背景关系,通过和谐、恰当的艺术处理,表达特定的空间气氛和意境,形成鲜明的第一视觉印象。


雕塑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性


   
雕塑作为整体环境有机构成的重要因素,与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你身居闹市或是漫步幽林,当欣赏到一件设计合理,与周围环境和谐融洽的雕塑艺术品时都会给你的身心带来无比的愉悦和享受。
    1.
注重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雕塑创作中应遵循的重要艺术规律。雕塑被称为公共艺术,因为它具有开放性,有公众自由参与等特点。理论上讲,作为公共艺术之一的雕塑在设计上应该与环境相和谐,这一点是古今中外的设计师们所遵循的原理。雕塑作为公共空间艺术必须寻求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同时公共空间又为雕塑作品提供了很好的依附载体,两者是相互融会贯通,互为映衬的。
    2.
忽视了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必然会导致雕塑设计的失败。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如此之重要,使得雕塑家们在进行雕塑设计时必须结合环境进行整体思考,然而当今有不少所谓雕塑家无视美学与艺术规律,想当然的把自己对雕塑的理解生硬地强加给环境,更有甚者则完全不考虑环境因素进行雕塑设计,这样的做法只会导致垃圾雕塑越来越多,非但不能起到良好的美化环境效果,更是对人们视觉的强行污染,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雕塑是艺术品,它虽然具有商品的属性,但决不能把它作为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商品一样去对待,每一件雕塑作品都拥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艺术性,或者说,每一件雕塑作品,它的摆放环境是有一定范围的,而我国某些城市却像生产茶杯那样,按照一个统一样式无限复制所谓“商业雕塑”,然后再把它们像卖衣服一样推销到全国各个城市、各个地区,这实在是我国城市雕塑艺术市场的悲哀。


如何恰当处理雕塑与环境的关系


   
雕塑可以调整和改变环境,这就是雕塑艺术拥有的魅力和魔力。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其著作《美学》一书中指出:“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 这一点集中体现了雕塑设计应当紧密结合环境的设计理念。放置于户外的雕塑作品因其摆放地点具有相对永久性,因此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雕塑的尺度设计与环境空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雕塑的尺度、体量设计是体现和表达作品内涵的关键,一件雕塑作品到底需要做到多大才能既表现了主题,又不会对周围空间造成不和谐的视觉冲击,这确实是在雕塑作品的设计之初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对雕塑尺度的恰当把握,能够做到既突出了主题,又与周围环境相互融洽,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方面处理得较为成功的雕塑作品为我们的雕塑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美国著名纪念碑雕塑《国家纪念碑》,又称《拉什莫尔国家纪念碑》,依据自然山石雕凿而成,是由美国著名画家和雕塑家格桑·博格勒姆( 18671941)在1927年至1941年间创作并初步完成,这座雕塑在设计上就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宏大的雕塑尺度既突出了雕塑主题,又完美地结合了周围环境。雕塑借助山势的挺拔增强了自身的崇高和庄严感,可以说是充分利用环境因素的成功典范。经过几辈雕塑家们的探索研究,在雕塑的尺度设计上总结了一些规律,人们在观赏室外雕塑时,习惯性选择站在距离雕塑高度(视平线以上)23倍的位置,这样能较好地欣赏到雕塑的整体全貌。若要观察细部,则会选择站在距离雕塑高度11.5倍的距离观赏,而理想的整体观赏视点,视角18度~27度为最佳;观察细节,即极近视点的观赏视角则为45度左右为宜,根据这一点,我们就大体上可以推断出雕塑的设计高度和体量了。
    2.
雕塑的形式结构设计与周围环境要相互呼应。雕塑的艺术形式多样,结构纷繁复杂,其形式结构同样与环境息息相关。好的雕塑作品应该是在形式设计上与环境有一定的呼应和对照,也就是说,雕塑自身通过形式结构与周围空间进行交流,依空间而成立,而周围空间也依靠雕塑来聚焦,雕塑起着凝缩、维系空间的作用,因此,雕塑的形式结构设计更应结合环境来统一考虑。
   
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LOS COLINAS的威廉姆斯广场雕塑设计,就是形式结构充分与环境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在威廉姆斯广场周围,两栋大楼呈“L”状在广场的一角围合,设计师在对角线方向设计了一条“L”形状的水池,像是一条缓缓流过的小河,小河与楼房的整体造型形成了形式上的呼应关联。在“L”形河流的最宽处,设计师塑造了几匹骏马飞奔涉水而过,激起的水花是由安装在水底马蹄部位的水泵人工制造的,这是作品设计上的精妙之笔,为整件作品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一作品为人们展示了高超的形式构造理念,诠释了在设计中环境与艺术作品的内部结合技巧。
   
另外,在雕塑材质上的选择也应考虑环境因素,不同的环境放置不同材质的雕塑,这一点对于雕塑设计师来说是必须给予充分考虑的。
   
设计成功的雕塑作品可以通过材料的应用形成与环境沟通和交流,有些雕塑家大胆使用具有高度反射特性的镜面材质用于雕塑制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雕塑家罗伯特·贝伦斯为丹佛市会议中心广场设计的雕塑作品就选用了反光性极强的镜面材料反射着周围环境的树、云、天空、街景、建筑和行人,造成一种虚幻多变的视觉效果。设计师有意识地利用环境中的因素来丰富雕塑本身,而在雕塑中反射出来的环境景象,又给欣赏者一种迥然不同的新奇感受,看这座雕塑的时候,你就仿佛看到一个由自然和都市融合而成的结晶体。作品实现了雕塑与环境的交流与沟通,是成功运用材料的雕塑佳作。
    3.
雕塑的内容题材与人文环境要和谐一致。人们在特定环境中放置雕塑艺术品是出于特殊考虑的,摆设雕塑的目的除了美化环境外同时也是为了丰富环境的人文意义,表达人对精神世界的观察。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城市,每一种环境都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而雕塑肩负着重要的教化责任,也就是说,当人们在欣赏雕塑时,除了被其优美的形式和所营造的高雅环境所陶醉外,还应该从中了解和领悟到当地所特有的历史人文讯息,这就要求雕塑的设计内容必须与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相和谐一致。
   
曾经在北京王府井大街摆放的三组民俗题材的雕塑作品,表现的是一百多年前的老北京人的几个生活场景定格,作品都以写实手法塑造,尺寸基本等人大小。作者好似一位纪录片的导演,利用蒙太奇的电影特技手法,为我们再现了一百多年前老北京人的生活情景,历史和现实在此刻自然而顺畅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作品构思颇为精妙,题材的选定与环境的人文特点相一致,营陈健山东省聊城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造出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为观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雕塑与环境相互依存,互为主体
   
雕塑与环境互为主体,也可主客互换,当你感受环境时,雕塑是用以点缀主体环境的客体;当你欣赏雕塑时,环境则是烘托、映衬主体雕塑的客体。
   
巧妙地利用环境进行雕塑设计的大师当然首推亨利·摩尔,我们从他的相关论述中可以学习到这位大师是多么注重环境对雕塑的影响:“……天空是我对于‘雕塑与自然’方面最喜爱的要素之一,再没有什么比天空作为公园景观雕塑的背景更好的了,因为实体的结构和与此相对的空间,使你形成对照,这使雕塑没有丝毫来自其他实体的竞争和分心,如果我想为一件雕塑找最简洁明了的背景,我永远选择天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家对雕塑所陈列的环境有着明确的选择和严格的要求,艺术家设计雕塑时是对整个环境做统一的整体思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难说清是为环境而设计雕塑,还是为雕塑来搭配环境。大师的这些论述向我们展示了他在创作雕塑时所关注的问题,那就是环境与雕塑的和谐。摩尔的雕塑造型简洁流畅,线条单纯而极富韵律和变化,与更为广阔和平整的天空相配则显得和谐自然,与其说是摩尔的雕塑为环境增加了亮点,倒不如说是环境为雕塑赋予了更强的艺术魅力,我想,这正是大师对天空情有独钟的原因吧。
   
雕塑要与环境相互和谐互为主体,因此,在雕塑设计中应该不断地换位思考,不时地变换设计主体,整体安排,统一规划,这样才有可能设计出精品雕塑,才能真正做到雕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上一页中国城市雕塑将迎来雕塑公园时代
下一页

版权所有:杭州油画雕塑院   浙ICP备18006486号-1 联系电话:0571-81023347 联系人:孙老师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西斗门路